當前活動

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變遷中的異國風情:桃園後火車站東南亞街區的多變樣貌

一、 緣起
國立教育廣播電臺114年「跟著廣播去遊學」系列活動結合共學理念,規劃一系列融合「廣播體驗、由主持人帶路、以節目主題為核心」3大元素,號召聽眾參與廣播節目的實體學習活動,將節目延伸到錄音室外,創造面對面交流互動機會。
本臺「幸福聯合國」節目,將舉辦「變遷中的異國風情:桃園後火車站東南亞街區的多變樣貌」遊學活動,帶領聽眾朋友走訪變遷中的桃園後火車站東南亞街區,透過如同千變女郎一般的街區面貌,我們可以窺探台灣產業和移工需求的變遷。桃園後站從過去的泰國聚落、後來發展成越南移工聚落,現在卻又變成了越南移工與年輕人的休閒場域,印尼人亦重新形成印尼聚落,桃園後站的景觀不斷改變。「他們即是我們」,參訪移工社群的聚落,其實是為了更了解我們。讓我們一同尋訪平時所不熟悉的味道,並在走訪街區之後,實際體驗DIY手作。
教育電臺邀請聽友一起來體驗幸福聯合國!本次活動也將剪輯成節目片段,於廣播頻道中播出。

二、 活動規畫

  1. 活動時間:114年6月8日(日)10:30-12:30
  2. 活動地點:桃園後火車站東南亞街區
  3. 交通方式:自行前往集合地點+步行(敬請準時並評估體能狀況參加)
  4. 活動人數:22~26人,10足歲(含)以上有興趣的民眾,未滿18歲者須有家長陪同,1名家長至多陪同2名未成年者。
  5. 活動流程:

時間

內容

地點

10:15-10:30

學員報到

桃園後火車站出口處(延平路)

10:30-10:35

活動介紹

 

10:35-11:30

分組進行街區導覽及DIY體驗

A組:延平路街區導覽

B組:望見書間DIY手作與體驗

11:30-12:25

12:25-12:30

觀眾Q&A

賦歸

 

*溫馨提醒*
(1) 活動採分組進行,請務必準時報到,並依工作人員分組進行,勿擅自脫隊、換組
(2) 本活動建議6歲以上參與,無須任何背景,惟未成年者需家長陪同。
(3) 請自備飲用水及個人所需藥物。建議輕裝便鞋、防曬,並自備雨具。
(4) 本活動食物香料多樣,可能含有花生、蛋奶等食物過敏原,葷食,請衡酌自身情形報名參加。

活動內容說明:
A組:桃園後火車站東南亞街區導覽
每一個周末日,桃園後火車站彷彿就像戲臺一樣,從一般的街區變身成為具有東南亞風情的街區,看著不同服裝特色的移民工朋友們穿梭在街區中,成為臺灣另一道風景。桃園車站後站的東南亞街區,就像是外籍朋友的充電站。鄰近工作地點的車站因交通方便,容易滿足社交、娛樂等生活需求,便成為假日排解工作壓力、互相交流的首選地點。
自從「Adam Quy」咖啡/音樂酒吧進駐桃園後站之後,瞬間帶起一股越南音樂網紅咖啡館的風潮,來店的移工也開始日漸多元,許多越南移工甚至從不同縣市來到桃園以歌會友,除了在咖啡館内與人分享音樂,身穿時髦服飾,也不吝于花費,與過往大家認爲的吃苦耐勞、埋頭苦幹、賺錢回家的勞工刻板印象有所不同,時代正在改變,現在的桃園後火車站可以看到不同休閑形態的移工風貌。
而除了越南群體的變化,印尼店家也開始形成另一個聚落,隨著桃園後站老店家庭式餐廳「Ratna Sari」頂讓出去以後,反而開啓另一種綜合小攤位的形式,除了店家仍販賣自助餐與印尼特色餐的單點服務,隔壁開了一家美髮店家,以及印尼煎餅攤位,集合不少之前沒有出現的印尼小吃攤位,讓桃園後站重新形成了新的印尼聚落。

B組:DIY手作越南椰奶芭蕉西米露
(1) 越南的椰奶芭蕉西米露示範教學與品嚐:來一碗盛滿南洋記憶的甜湯。在越南,這碗由香蕉、地瓜、椰奶、西米與粉條熬煮而成的甜湯,是一道帶著濃厚鄉土氣息的家常甜點。材料雖然簡單,卻能交織出濃郁香甜、層次豐富的滋味。只要走一趟桃園後站市場,備齊熟度恰到好處的芭蕉、Q彈的粉條與香濃椰奶,就能重現這道越南經典甜品。
芭蕉是這道甜湯的靈魂。選對香蕉,是甜湯好吃與否的關鍵。理想的香蕉應該自然熟成、果肉柔軟,帶有淡淡的香氣與不過分強烈的甜味。太生的會苦澀,太熟的又容易煮到糊爛。深黃色、帶著些許棕斑、果肉均勻無硬塊的香蕉,就是最適合入鍋的選擇。
煮製時,香蕉與地瓜一同在椰奶中慢火燉煮,香氣緩緩釋出;再加入西米與粉條,讓口感更加豐富飽滿。撒上一撮烘香的花生碎與幾片香蘭葉,最後盛入碗中,就是一碗溫潤療癒的越南滋味。
這不只是一道甜點,更是一段來自越南鄉村午後的溫柔時光。

(2) 桃園後站街頭小吃體驗:走在桃園後站路上,有許多讓人目不暇給,也隱藏許多受歡迎小吃,講師將提供幾家知名小吃讓學員品嘗,從五感來感受東南亞街區的風味。

授課講師:
陳心怡老師:桃園後站居民、望見書間東南亞街區走讀資深導覽員。
杜金歡老師:望見書間東南亞街區走讀資深導覽員、桃園市政府新住民事務會報第4屆委員、桃園市東南亞藝文教育創新暨研究協會理事。

三、 報名方式:(黃底字於奉核後依活動需求調整)

  1. 本活動免費,一律採網路報名(http://event.ner.gov.tw/index.aspx),可至本臺官網查詢。資源有限,請慎重考慮,一經錄取,不得無故未到,以免佔用他人資源與機會。
  2. 活動僅限報名成功並由接獲電臺人員通知的民眾參與,當日不開放現場報名以及不在活動名單上的民眾參與。
  3. 報名期間:即日起至6/1止。若報名人數超過活動人數,本臺將進行抽籤並將正、備取名單於網頁公告,後續電臺人員將致電確認保險相關事宜。請確認您填寫的聯絡資料為正確有效,並保持暢通,若電臺人員於6/4前未能與您取得聯繫,我們將視同棄權並將名額給候補民眾。活動前三日並寄發行前通知。
  4. 參與資格:年齡須為10歲(含)以上聽眾參與,且未滿18歲者須有家長陪同(以114年6月8日為基準日),1名家長至多陪同2名未成年者。

四、 注意事項:本活動為專案團體活動,敬請準時參與,逾時不候。活動會進行錄音、錄影、攝影,以利後續本臺活動成果、花絮製作與新聞發佈使用。主辦單位保留變更活動之權利,公告以本臺官網和活動網頁公告為準,敬請聽友體諒。

五、 保險事項說明:依保險法第107條規定,以未滿15歲之未成年人為被保險人訂立之人壽保險契約,除喪葬費用之給付外,其餘死亡給付之約定於被保險人滿15歲時始生效力;被保險人滿十五歲前死亡者,保險公司給付喪葬費用之保險金額,但不得超過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有關遺產稅喪葬費扣除額之一半(目前為61.5萬)。故未滿15足歲之孩童投保時,保險公司會於系統核算該孩童名下所有保單,其喪葬保險金保額是否已超過目前投保上限69萬,若超過則無法受理投保。如有發生無法受理投保或是保額有異動之情況,電臺人員會以email或電話聯繫家長告知。